大家最关心的可盈配资
九大疫苗谣言和误区
快来一起重新认识吧!
↓↓↓
谣言
01
自费疫苗(非免疫规划疫苗)
比免费疫苗(免疫规划疫苗)效果好
真相:国家对疫苗执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,疫苗在上市使用前均经过最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,不管是自费还是免费的疫苗,都是有效且安全的。
接种小贴士: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,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。
展开剩余83%谣言
02
没必要接种自费疫苗
真相: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是从预防接种管理层面区分的,从疾病防控的角度,两者同等重要。
接种小贴士: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知情、自愿、自费的原则,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。
谣言
03
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比疫苗效果好
真相: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,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,可以避免自然感染带来的种种疾病风险,是更优的选择。
接种小贴士:刻意用身体感染病原体来获得免疫力是拿生命健康在冒险可盈配资。
谣言
04
一次打两针疫苗太多,
孩子免疫系统负担不了
真相:日常生活中,儿童接触到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达数百种,远远超过疫苗所含有的抗原数量。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或者接种联合疫苗,不会增加儿童免疫系统的负担,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。
接种小贴士: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。
谣言
05
增强体质 预防流感孩子还小,
大一点再打疫苗,反正以后能补
真相:延迟接种会让孩子在“空窗期”暴露于疾病风险。疫苗的免疫程序是基于疾病高发年龄和免疫效果科学制定,只有及时按照免疫程序接种,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。
接种小贴士:监护人应当切实保证适龄儿童按照规定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,配合学校和托幼机构查验证,保障儿童健康成长。
谣言
06
成年人抵抗力强,不用打疫苗
真相: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,青少年、成人、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。
接种小贴士:成年人可以通过接种带状疱疹疫苗、肺炎疫苗、流感疫苗、HPV疫苗等预防疾病,疫苗接种适用对象以疫苗说明书为准。
谣言
07
“过敏体质”不能打疫苗
真相:“过敏体质”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。如果正处于过敏状态或正在治疗中,可以暂缓疫苗接种。
接种小贴士:接种前应如实告知接种人员自己或受种人的健康状况。
谣言
08
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,说明疫苗有问题
真相:所有疫苗均经严格安全验证,多数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相关,与疫苗质量无直接关联。疫苗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、疼痛,或短暂发热、乏力等症状,属于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正常反应,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;而严重过敏等异常反应发生概率极低,建议及时报告并就医。
接种小贴士:接种后需留观半小时。
谣言
09
打了疫苗还是得病,一定是疫苗失效了
真相:接种疫苗的意义并不是保证百分百不生病,对个体而言是大大地降低感染疾病和重症的风险,从群体角度则是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的效果。
接种小贴士:从官方渠道获取疫苗接种信息,主动接种疫苗,自觉抵制谣言,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2025年4月25日
是第39个
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”
今年的宣传主题是
“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”
免责声明
本文配图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创作人所有。本文非商业用途,如涉及版权争议,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,谢谢。
来源:临夏州疾控中心可盈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俊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